生命的河

这两天心情比较低落,实在不想做家务,尤其是早上刚醒,去卫生间后看着摆放在盆里的脏衣服,踩到脏乎乎的地板,想到要烧中午饭、、、、、、,心中那份烦躁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。上完厕所,去阳台取衣服,杨阳的爷爷在谈电子琴。当我拿着衣服返回时,我耳边响起了“生命的河,喜乐的河,缓缓流进我的心窝。生命的河,喜乐的河,缓缓流进我的心窝。”旋律,走到门口,我开始小声嗯唱。猛然间,我发现,哎呀!神啊!我老公公他是不会弹奏这首歌曲的。可是,我分明听到了这首歌的旋律,虽然很短,但是很清晰,很确定。
随着我小声恩唱:“生命的河,喜乐的河,缓缓流进我的心窝。生命的河,喜乐的河,缓缓流进我的心窝。我要唱那一首歌,唱一首天上的歌,头上的乌云,心里的忧伤,全都洒落,全都洒落!”我心中那份愁烦也随着歌声消逝了。
神啊!在我的生命中,有很多我不能确定的事,但是今天早上,我确定、肯定,那是你在对我说话。
我确定我一生一世都有你的慈爱伴随!

Posted in 见证 | Leave a comment

Romans8:32

He who did not spare his own son,bur give him up for us all–how will he not also ,along with him,graciously give us all things?

Posted in 未分类 | Leave a comment

有鱼哦

这几天晚上,宝宝自己洗脸,名曰洗脸,其实是玩水。一会儿用小手在盆里沾点水往脸上抹,一会儿用湿毛巾朝脸上擦,一会儿右手提着毛巾,左手在下面接水滴。玩得不亦乐乎。有时候还顺便擦擦马桶盖;有时候整盆水要不都倒到地面上,要不都倒在垃圾桶里(还挺有技术含量)。
前两天,每晚都要玩十几分钟。但昨天晚上,玩了一会儿,人家就开始换节目了,拿起了马桶刷,在马桶里这捣捣,那刷刷。边刷边转头冲我笑。然后,我听见一个声音从她崛起的小嘴里传出:“有鱼哦!”

Posted in 亲女日记 | Leave a comment

Thanks GOD let me meet Joseph Prince

前几分钟,把平约瑟的最后一个布道视频看完了。很感谢神!去年6月27号受洗后没过多久,偶然间“遇见”了平约瑟。然后一直在看他的布道视频(大约245个左右),直到前几分钟,完成了。经历了一场恩典与平安的洗礼,更加地了解主耶稣有多么的爱我。感谢神兴起他优秀的儿子Joseph Prince来传讲他的恩典、爱、平安,让更多的像我这样内心有挣扎的孩子获得美好的平安,完全地在主里面安息下来!

Posted in 见证 | Leave a comment

言不由衷

2014年10月24号凌晨四点半左右,喂完杨阳的奶后,便睡不着了。现在的作息时间随着杨阳的到来已经改变。原本是晚上11点,甚至12点左右,现在很“自觉”地提前到了晚上9点左右。所以,即使醒的早,也不会出现十分困乏的感觉。
阿哈刚好起来上厕所,我精神抖擞啊,就揪着他聊天。很自然地提到他的父母,我的公公婆婆婆婆昨天的离开。他们昨天走时眼泪汪汪的,杨阳的爷爷在最后离开的几分钟里,抱着杨阳躲到了自己的房间。出来后眼睛就红了,奶奶一开始是拿着餐巾纸开鼻涕的,开着开着就泣不成声了。面对他们的泪水,我实实在在感受到了他们脆弱的心理状态。阿哈说这次是他见到他父亲最多眼泪的一次相聚,以前他总觉得他的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,是雷厉风行的。以前很少看见父亲流眼泪。还有,五年前他们来南京时还不是这种状态。五年前还依然称得上是中年,今年两人都已经60岁了,步入了老年。岁月不饶人,岁月同时没有放过一颗苍老的心。
我原本无所谓他们的去留。说句大不敬的话,对于他们的离开,我心底最深处的声音也许是欢快的。不,不是“也许”,是实实在在的欢快。这颗以自我为中心的心似乎又一次嗅到了自由和专政的气息。然而,在面对公婆泪眼婆娑的两双眼睛,我的眼睛也不禁红了起来。好在自己“修炼”多年,已然能控制自己的情绪。另一方面,也是由于这情景并没有撼动到我的神经。此所谓不痛不哭。
然而,确实很感谢公婆这近三个月对我和杨阳的照顾,尤其是刚生完杨阳在医院的那三天和出院后的月子里。都是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使我恢复的那么快。我之所以会有他们离开,我感觉到轻松。是因为人无所事事便会生事。或者就像一个孩子在父母身边待习惯了,一旦有一天要离开,心中有份窃喜一样。
最后,我说:哎!言语并不能十分代表内心。(2014年10月24号写的。)

Posted in 未分类 | Leave a comment

治疗咳嗽的秘方

最先开始咳嗽的是宝宝杨阳,我去药店买了川贝母,去超市买了黎和冰糖,回来蒸给她吃。早上,她吃第一顿时,爷爷说:不像以前咳得厉害了。所以,后面连续吃了五天。咳嗽不治而好。
宝宝倒是好了,宝宝的奶奶开始咳了,排山倒海似得咳,每次都像是要把肺咳出来一样。咳得上气不接下气。什么止咳糖浆,什么沐舒坦,还有从德国进口的一种专门治疗咳嗽的药。(名字我忘记了)统统喝了好几盒,但是婆婆仍然咳,且依然咳得厉害(前后折腾了两个礼拜)。于是,我鉴于治疗杨阳咳嗽的成功案例,我也给她蒸梨吃,效果并不好。我又给她换了个吃法:香油煎生姜鸡蛋。第一天晚上吃完鸡蛋后,效果一下子就出来了。连续吃了五六晚上,痊愈。
真是没完没了了,几乎与婆婆同时咳的还有她的老公,我的老公公,他把上面提到的和没提到的(一两种)药吃了以后,依然不依不挠地咳。而且,鸡蛋对她都没作用,他又不喜欢吃梨。(他吃的鸡蛋是她老婆给她煎的,虽然这里是括号,但是很重要!)
不知道是不是咳嗽缠上了我们家人,我居然也染上咳嗽。去药店买了抗病毒口服液和蒲地兰消炎片吃后,也没什么效果。(一句话:正真治疗咳嗽药的不顶用。)于是,大约前天吧,我给老公公和我自己煮了个冰糖蒜瓣水。结果,第一天晚上效果就出来,他的咳嗽减少了。
我的小咳不见了。
我相信在过三四天,他的咳嗽也会像寒冷的天气遇见五月天一样,消逝不见。
如果说以上都是治疗咳嗽的秘方,但绝对不是治疗这次咳嗽的杀手锏。杀手锏是我在做这些食物的时候向主耶稣的祷告,准确地说是父神应允了我的祷告。
治疗杨阳的祷告:神啊!你爱的宝贝杨阳感冒、咳嗽了,求你借助这次冰糖蒸梨来医治她,不让她去医院,咳嗽就能完全好!奉主耶稣的名祷告!阿们!
治疗婆婆的祷告:主啊!我谢谢你在我婆婆还没有认识你之前,你就祝福了她,求你让我做的这个香油煎鸡蛋能够治疗她的咳嗽。奉主耶稣的宝贝名祷告。阿们!
治疗公公的祷告:神啊!医治来源于你,求你来治疗我公公的咳嗽。奉主耶稣的名祷告。阿们!
治疗我自己的祷告:主耶稣啊!因你刑法,我得平安;因你受鞭伤,我得医治。奉主耶稣的名祷告。 阿们!

Posted in 见证 | Leave a comment

一个有趣的故事。

昨天给杨阳读了詹姆斯 迪安的《皮特猫--我爱我的白鞋子》。故事很有趣。
“皮特猫穿着新买的白鞋子,走在大街上。皮特太喜欢他的白鞋子了,他唱起了这样一首歌:
“我爱我的白鞋子,我爱我的白鞋子,我爱我的白鞋子。
哎呀,糟糕!皮特踩到了一大堆、、、、、、
草莓!
他的鞋子变成了什么颜色了?
红色

皮特哭了吗?
不,他才不哭哪!
他继续一边往前轴,一边唱他的歌。
我爱我的红鞋子,
我爱我的红鞋子
我爱我的红鞋子
这个皮特猫比较倒霉,之后分别踩到了蓝莓、烂泥和水。鞋子就变成了蓝色,粽色,继而变回湿漉漉的白色鞋,但是每次皮特猫都没哭,
继续唱:
我爱我的蓝鞋子(3次)
我爱我的粽鞋子(3次)
我爱我的湿鞋子(3次)

故事很可爱,书本上的图画更可爱。一只大猫,穿着四只鞋,随着情节的变化。书上的图画跟着意境而变化。真相给詹姆斯 迪安、艾瑞克 利温(《皮特猫系列御用插画师》)、以及翻译家彭懿、杨玲玲点赞。
哦,对了,你别以为故事结束啦?
没呢!
继续:“皮特的故事告诉我们:
不管你踩到了什么,
继续往前走,
继续唱你的歌、、、、、、
因为不管怎样,高兴就好
。”
此时,从另一间房传来奶奶给杨阳讲故事的声音:哎呦!这只猫怎么还穿只鞋子啊?真丑!人家穿两只鞋,你看它穿了四只,丑死了!
、、、、、、

Posted in 亲女日记 | Leave a comment

盼盼

我问杨阳:Who is Yangpan?(谁是yangpan?)
她答:爸爸,
我刚想鼓掌。
她又来一句:盼盼,啊!盼盼。

Posted in 亲女日记 | Leave a comment

把爸爸拉醒

宝宝睡梦中拉了臭臭,被睡在一旁的妈妈发现。待妈妈给宝贝收拾完后,把睡在一旁的爸爸吵醒了。
妈妈:宝宝,你一泡屎把爸爸拉醒啦!

Posted in 博尔一笑 | Leave a comment

张居正的邻居

最近在复读《明朝那些事儿5》——帝国飘摇,看到明代最杰出的政治家,最优秀的内阁首辅张居正(这里真的没有之一哈!)的生平。里面有个小故事,非常有意思。如下:
辽王朱先jie(火+节)为人不咋地。自打他继承辽王爵位后,就把仇恨的眼光投向了张居正。
这个说起来是比较奇怪的事情,张居正从来没有见过辽王,而他的祖父,所谓的王府护卫张镇,其实也就是个门卫,门卫家的孩子怎么会惹上辽王呢?
归根结底,这还要怪辽王他妈。这位辽王兄年纪与张居正相仿,同期吃奶同期入学,所以每次当张居正写诗作文轰动全境的时候,辽王他妈总要说上这么一句:
“你看人家张白圭(张居正小时候的名字)多有出息。你再看看你、、、、、、”
正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,我同时想起了另外一个真实故事。
美国非常著名的电视台去访问美国非常著名总统母亲(具体是哪家电台,哪位总统,我统统忘了,只记得故事的精髓。)。记者一顿猛吹总统先生的优秀品格、良好作风,业绩优秀。(实至名归)
总统的母亲一边倾听一边微笑一边点头同意。
末了,这位母亲说出了一句这样的话:“他(总统)确实很优秀,不过你们还不知道,我还有一个和他一样优秀的小儿子。”
记者的眼睛瞬间变得又大又亮,连忙问:“他在哪里?”
母亲答:“哦,此刻他正在他的田园里挖土豆呢!”

Posted in 随笔 | Leave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