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 am who I am

  ”I am who I am. “是《出埃及》中摩西问上帝“你是谁”时,上帝的回答。我们中文《圣经》中的翻译是“我是那自有永有的神。”相比较而言,我更喜欢“I am who I am .” “I am who I am .”这句话首先存在着丰富的想象,可以有很多种解答。在我很主观的想象里,可以想成“我就是我。“ ”我就是我。“是一句不是任何人都可以随便说的话,甚至是任何一个人都不可以说的话。因为,我们只有在特定的时间,特定的地点,特定的时间中,我们只能暂时成为那个暂时的我,随着条件的变化,我们也就成为了另外的人,成为了我们曾经喜欢或者讨厌或者无关痛痒的人。也许我们有时可以大胆地说:”我就是我。“但在无人处,或者灯火阑珊处,我们会不禁地问:”我是谁?“ “我从哪里来?” ”我将要去哪里?“ “我到底要做什么?” “我这是怎么了?” “我还是我吗?”
  唯有神可以自信地说:“I am wha I am.”
  是的,“I am who I am ”说明了上帝的自信与客观的存在。无需解释,过分地张杨,“I am who I am .” 就解释了一切。
  这也许解释了,我为什么喜欢听英文布道,而非中文布道的原因吧。听英文布道,甚至有好多地方听不懂,但恰恰是有些听不懂的地方增加了些许色彩,好让自己有更多的想象。听得懂的地方,由于言语不是那么直接,同时也有空间留给自己去琢磨。一如“I am who I am ”与“我是那自有永有的神。”之间的区别。
  另外,昨晚上与阿哈聊圣经,《出埃及记》中,以色列民在困境中抛弃上帝,转向自己铸造的神——金牛。神说:“我看这百姓真是硬着颈项的百姓。你(摩西)且由着我,我要向他们发怒,将他们灭绝,使你的后裔成为大国。”
  摩西劝神说:“”耶和华啊,你为什么向你的百姓发列怒呢?这百姓是你用大力和大能的手从埃及地领出来的。为什么使埃及人议论说:‘他领他们出去,是要将祸与他们,把他们杀在山中,将他们从地上除灭。’求你转意,不发你的列怒;后悔看,不降祸与你的百姓。“
  于是耶和华后悔,不把所说的祸降于他的百姓。
  以上只是其中多次以色列人抛弃耶和华的例子,神总是会发怒要消灭掉背叛他的百姓,但每次都会被摩西劝阻,神继而后悔,就会收回自己的惩罚。
  在读这些经文时,我有两个感受,第一耶和华好像住在我的隔壁,是我的某个邻居。他像一个顽固的小老头,又善良又可爱,同时还有些孩子气,让人喜爱。第二,这些百姓好可恶,耶和华千辛万苦地领着他们出埃及,应许给他们流密奶之地,他们怎么说翻脸就翻脸?说不认账就不认账?说背叛神就背叛神呢?
  阿哈也读过旧约,他说了一句话,让我瞬间更清楚了自己是什么样的货色。
  他总结说:”那些百姓总是在顺境中敬畏耶和华,在逆境中背叛耶和华。“
  我一向是在心情愉悦的情况下对上帝充满了感恩,但总是在自己心里郁闷的时候质疑上帝,心中偶然会有个声音冒出,要不要不信主了,这样岂不是更自由?
  哦,GOd!原来,我也是你那领出埃及地的硬着颈项的百姓!

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见证. Bookmark the permalink.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